• 回到顶部
  • 18580290095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安装案例

贵州沙河药厂净化空调项目

创建时间:2025-08-16 23:08
浏览量:0

 

 

贵州沙河药厂净化空调项目

项目地址:贵州省贵阳市

项目规模:6000平方米

项目设备:广东申菱

项目特点:C级净化、生化间、无菌室、预热、预冷、除湿、加湿。

药厂净化空调系统(HVAC)是确保药品生产环境符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关键系统。其设计安装直接关系到药品质量、人员安全以及法规符合性。

 一、 设计原则与目标

1.  核心目标:

维持洁净度等级: 满足不同功能区域(A/B/C/D级)的空气悬浮粒子浓度要求(ISO 14644-1, GMP附录1)。

 

控制微生物负荷: 通过适当的换气次数、气流组织、压差和温湿度控制,抑制微生物滋生和传播。

维持适宜的温湿度: 满足工艺要求、人员舒适度、防止静电积聚、控制微生物生长。

建立并维持压差梯度: 确保气流从洁净度高的区域流向洁净度低的区域,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控制污染物: 有效排除工艺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溶剂蒸气等。

人员舒适与安全: 提供足够的新风,保证人员健康。

能源效率: 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优化系统设计,降低运行能耗。

可靠性与可维护性: 系统应稳定可靠,易于维护、清洁和验证。

 

2.  设计依据与标准:

国内: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及其附录(尤其是附录1:无菌药品)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标准》(GB 50457)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国际:

 ISO 14644 系列(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EU GMP 附录1(无菌药品生产)

 FDA cGMP 相关指南

 ASHRAE 相关手册(如 HVAC Applications, Systems and Equipment)

 ISPE 基准指南(如 ISPE Baseline Guide Volume 1: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 Volume 3: Sterile Product Manufacturing)

 

 二、 系统设计关键要素

1.  空气处理流程:

新风采集: 选择远离污染源(排风口、交通、工艺排气)的新风取风口,设置防雨、防虫、防鸟装置,必要时加装预过滤器(G4/F5)。

新风预处理: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可能包括预热、预冷、除湿、加湿(通常与回风混合前处理)。

混合段: 新风与回风按设定比例混合。

初效过滤: 保护后续设备,常用G3/G4。

热湿处理: 通过表冷器(夏季降温除湿)、加热器(冬季或再热)、加湿器(蒸汽、高压喷雾、湿膜等)精确控制送风温湿度。

 

中效过滤: 保护高效过滤器,常用F5-F8。

送风机: 提供克服系统阻力的动力,变频控制以适应风量变化。

高效过滤: 在送风末端(FFU、高效送风口)安装H13/H14级高效过滤器(HEPA)或U15/U17级超高效过滤器(ULPA),确保送入洁净室的空气达到洁净度要求。关键步骤!

送风: 通过风管和高效送风口/FFU送入洁净室。

回风/排风: 通过下侧回风口/排风口收集空气。

回风处理: 部分回风经回风管回到空调箱混合段再利用(循环风)。

排风处理: 含有粉尘、有害气体、溶剂蒸气或高湿度的空气,需经处理(除尘、活性炭吸附、洗涤、焚烧等)达到环保标准后排入大气。排风机需与送风机联锁,维持压差。

2.  气流组织:

核心原则: 最大限度减少涡流和死角,将污染物迅速排出关键区域。

A/B级区: 单向流(层流)。垂直单向流(顶送侧下回/下排)或水平单向流(侧送侧回)。气流速度需稳定(通常0.36-0.54 m/s ±20%)。

C/D级区: 非单向流(乱流)。顶送(高效散流器)侧下回。关键区域(如灌装线、称量罩上方)可局部采用单向流保护。

回风口位置: 靠近潜在污染源(如设备、人员操作位)或房间下部(沉降粒子)。

排风口位置: 靠近产尘、产热、产湿或产生有害物的设备点。

3.  风量平衡与换气次数:

洁净度驱动: C/D级区换气次数通常远高于舒适性空调(如D级≥15-20次/h, C级≥25-40次/h)。A/B级区由单向流风速决定风量。

压差驱动: 计算维持相邻房间所需压差(最小>5Pa,关键区域>10-15Pa)所需的渗漏风量或排风量。

温湿度/负荷驱动: 满足室内显热、潜热负荷所需的风量。

人员新风需求: 保证每人每小时≥40m³新风(或根据规范计算)。

系统取最大者: 最终设计风量需满足以上所有要求中的最大值,并考虑安全系数。

4.  温湿度控制:

设定范围: 根据产品工艺、人员舒适、静电控制、微生物控制要求确定(常见温度18-26°C,湿度45-65%RH)。精度要求严格(如±1°C, ±5%RH)。

控制策略:

露点控制: 优先通过表冷除湿控制送风含湿量(露点温度)。

再热控制: 除湿后空气温度过低,需再热以达到送风温度设定值(可用热水、蒸汽、电热,或更节能的方案如二次回风、转轮除湿后冷)。

加湿控制: 冬季或干燥地区需加湿(注意避免微生物滋生,首选纯蒸汽或洁净干蒸汽加湿)。

分区控制: 不同温湿度要求的区域应独立控制(如独立的空调箱或末端再热/再冷盘管)。

5.  压差控制:

梯度原则: 洁净度由高到低,压差由高到低(如A级>B级>C级>D级>一般区)。

控制元件: 差压传感器、变风量阀(VAV)、定风量阀(CAV)、余压阀(气闸室)。

控制策略:

送/排风量差: 最常用。通过调节房间送风量(VAV)或排风量来维持设定压差。

余压阀: 作为辅助安全措施,当压差过高时自动泄压。

气闸室(缓冲间): 关键区域出入口必须设置,并维持正确的压差连锁(如“门互锁”或“压差互锁”)。

6.  过滤系统:

分级过滤: 初效(G3/G4) → 中效(F5-F8) → 高效(HEPA H13/H14) / 超高效(ULPA U15/U17)。

过滤器安装:

高效过滤器必须在现场逐台进行检漏测试(PAO/DOP测试)并合格。

安装框架必须密封良好(液槽密封、机械压紧+密封垫)。

过滤器前后需设压差计,监控堵塞情况。

更换依据: 终阻力达到初阻力的1.5-2倍、或检漏不合格、或定期更换(根据验证和监控结果)。

7.  自控系统(BMS/EMS):

核心: 实现系统自动化运行、监控、报警、记录,确保参数稳定可控,满足GMP数据可靠性要求。

监控参数: 温湿度(关键房间、送风、回风)、压差(关键房间之间)、风量/风速(关键区域)、过滤器压差、风机状态、阀门开度等。

 

控制回路: 送风温湿度、房间温湿度(通过再热/再冷)、房间压差(通过VAV/排风阀)、新风/排风比例、风机变频等。

报警与记录: 参数超限、设备故障、过滤器堵塞等必须实时报警并记录。数据存储需符合GMP要求(审计追踪、电子签名)。

用户权限: 分级管理。

 三、 安装关键要求

1.  材料与设备:

风管: 洁净室内必须采用不锈钢板(304或316L)或优质镀锌钢板制作。内壁光滑、不易积尘、耐腐蚀、易清洁。焊接优先(氩弧焊),法兰连接需使用密封垫片。安装前内部清洁密封保护,安装后再次彻底清洁。

保温: 暴露在洁净室内的风管保温层外必须包覆不锈钢板或铝板保护层,防止纤维脱落。保温材料本身需不产尘、不滋生细菌(闭孔橡塑、PIR/PUR等)。保温保护层接缝需密封。

高效过滤器安装: 严格按规范操作,确保密封可靠。安装后立即进行PAO/DOP检漏测试并记录。

风口(送风、回风、排风): 材质为不锈钢或喷塑铝合金。结构易清洁,无死角。散流器选型需满足气流分布要求。

空调箱(AHU): 内壁材质不锈钢或优质镀锌板(喷塑)。内部结构易于排水、清洁、消毒。检修门密封良好。冷热盘管、加湿器、过滤器等易拆卸维护。

2.  施工过程控制:

洁净施工: 严格遵守洁净室施工规范。不同洁净级别的区域施工需有隔离措施。工具、材料、人员进出需管理。施工过程持续清洁。

焊接与密封: 所有风管焊缝应连续、严密、光滑。法兰连接、设备接口、穿墙套管等所有缝隙必须使用不产尘、耐消毒的密封胶(如硅酮密封胶)可靠密封。

坡度与排水: 表冷器、蒸汽加湿器后的风管、设备凝结水盘需有足够坡度,排水管设存水弯,确保排水顺畅,无积水滋生细菌。

标识: 风管介质流向、房间名称、高效过滤器编号、阀门开关状态等需清晰标识。

成品保护: 安装好的设备、风管、风口等需做好保护,防止污染和损坏。

3.  测试与调试(TAB): 极其关键!

风管检漏: 中效过滤器前的风管需进行漏风量测试(如ISO 14644-3)。

风量平衡: 调整所有风口、支管的风阀,使各房间送风量、回风量、排风量、新风量达到设计值。

房间换气次数: 测量计算,确认符合设计要求。

高效过滤器检漏: 每台高效过滤器安装后必须进行PAO/DOP扫描检漏。

气流流型/可视化: 通过烟雾试验观察气流方向、涡流、死角,评估气流组织有效性(尤其关键区域)。

温湿度分布测试: 测试房间内不同位置温湿度,确认均匀性符合要求。

压差测试: 测量并调整所有相邻洁净区之间、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建立并维持正确的梯度。

自控系统调试: 校准所有传感器,测试所有控制回路、连锁、报警功能正常。

噪声与照度: 测量,确认符合设计要求。

文档: 所有测试结果需详细记录,形成报告。

 四、 验证(IQ/OQ/PQ)

 安装确认: 检查系统是否按设计图纸和规范安装完成,文件资料齐全(IQ)。

 运行确认: 在空态或静态下,测试系统各项功能(如风机启停、温湿度控制、压差控制、风量、报警等)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操作SOP(OQ)。

 性能确认: 在动态(模拟生产或实际生产)条件下,持续监测关键参数(洁净度、温湿度、压差、微生物),确认系统能持续稳定地提供符合GMP要求的生产环境(PQ)。通常包括三个阶段。

 五、 运行与维护

 SOP: 制定详细的操作、监控、清洁、消毒、维护、更换过滤器等标准操作规程。

持续监控: 通过BMS/EMS持续监控关键参数,定期(如每日)进行人工巡检和记录(压差、温湿度等)。

 预防性维护: 定期检查、清洁、保养设备(风机、电机、轴承、皮带、阀门、传感器、加湿器等)。

过滤器管理: 定期检查初、中效过滤器压差,按计划更换。高效过滤器按检漏结果、压差或定期更换计划进行更换,更换后必须重新检漏。

清洁与消毒: 定期对空调箱内部(盘管、水盘、箱壁)、送回风管道(必要时)、风口进行清洁和消毒。消毒方法需验证。

记录与追溯: 所有操作、监控、维护、更换、偏差处理等均需详细记录,可追溯。

 总结

药厂净化空调系统的设计安装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系统化且法规要求极其严格的工作。必须以GMP为核心,以风险为基础,以验证为手段,贯穿从用户需求说明(URS)、设计、选型、采购、施工、调试、验证到运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策划、严格执行、详细记录,才能确保最终建成的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可靠地为药品生产提供符合要求的洁净环境,保障药品质量和患者安全。

安装案例

INSTALLATION CASE

推荐产品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