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岱医院手术室洁净空调项目
项目名称:咸岱医院手术室洁净空调项目
项目地址:贵州省德江县
项目规模:90平方米
项目特色:采用直膨机空调系统,实现智能化控制,新风、排风系统平稳
外科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安装是保障手术成功、降低术后感染风险的核心环节。其要点需要围绕控制空气途径的感染、维持适宜的手术环境、保障医护人员舒适性三大核心目标。以下是关键要点的详细说明:
一、设计要点
1. 明确洁净度等级与标准:
严格遵循国家及行业标准(如中国《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国际ISO 14644系列标准)。
根据手术类型确定手术室洁净度等级(如中国标准:Ⅰ级(特别洁净,百级)、Ⅱ级(标准洁净,千级)、Ⅲ级(一般洁净,万级)、Ⅳ级(准洁净,十万级))。
明确关键区域(手术区、周边区)的洁净度、细菌浓度、温湿度、噪声、照度、最小新风量、换气次数、压差等参数要求。
2. 科学的气流组织设计:
核心原则: 采用单向流(层流)或乱流送风,确保气流从洁净度高的区域流向洁净度低的区域。
送风方式:
Ⅰ级手术室: 必须采用垂直单向流。大面积高效过滤器(HEPA)满布或集中布置于手术台上方顶棚,形成“层流罩”,覆盖手术台及周边关键区域(通常≥2.6m x 2.4m)。送风风速需均匀稳定(通常0.25-0.30m/s)。
Ⅱ级、Ⅲ级手术室: 可采用垂直单向流(推荐)或乱流送风。高效过滤器集中布置于手术台上方顶棚,形成局部垂直层流区域覆盖手术区。
Ⅳ级手术室: 主要采用乱流送风。高效过滤器均匀布置于顶棚。
回风方式:
回风口应布置在房间下部两侧(靠近地面),利于污染物(颗粒物、微生物)沉降后被迅速排出。
避免在手术台正上方或医护人员主要活动区域上方设置回风口。
Ⅰ、Ⅱ级手术室建议采用双侧下回风。回风口风速不宜过高(通常≤1.5m/s),避免产生涡流。
排风: 独立设置排风系统(特别是麻醉废气、电刀烟雾),排风口应靠近污染源(如麻醉机、电刀)。排风量需小于送风量,以维持正压。
3. 严格的压差控制:
核心原则: 建立有序的压力梯度,防止低洁净度区域的空气侵入高洁净度区域。
手术室内部: 手术室相对于相邻走廊、辅助用房应保持正压(通常≥5Pa)。
感染性手术室: 应采用负压设计(相对于走廊和相邻区域),并设置独立排风系统(高效过滤后排放)。
缓冲间: 合理设置缓冲间,实现压力梯度的平稳过渡。
压差监控: 关键区域(手术室门口、缓冲间)应设置压差显示装置或报警系统。
4. 精确的温湿度控制:
温度: 通常控制在22-25°C(根据手术类型和医护人员需求可微调),波动范围小(±1-2°C)。需考虑设备散热和人员负荷。
湿度: 通常控制在40%-60%RH(相对湿度)。湿度过低易产生静电、粉尘飞扬;湿度过高易滋生细菌、霉菌,且医护人员不适。需配置可靠的除湿和加湿设备(如干蒸汽加湿、电极/电热加湿,避免湿膜加湿以防滋生细菌)。
独立控制: 每间手术室应能独立调节温湿度。
5. 合理的新风与空气处理:
最小新风量: 满足人员呼吸需求(≥60m³/h.p)和维持正压所需风量,取二者较大值。特殊手术(如器官移植)要求更高。
新风处理: 新风必须经过粗效(G4)、中效(F7-F9)、亚高效(H11)或高效(H13)三级过滤处理。新风口位置远离污染源(排风口、厨房油烟、冷却塔等)。
空气处理机组:
推荐采用新风集中处理 + 循环机组的方式。集中新风处理机组负责深度除湿和预冷/预热,循环机组负责手术室内的温湿度精确控制和净化。
若采用独立空调机组,需确保其具备强大的除湿能力和精确控制能力。
过滤器配置: 循环机组送风末端前必须设置高效过滤器(H13或H14)。机组内应设置粗效(G4)、中效(F7-F9)过滤器保护末端高效过滤器。
除湿优先: 在高温高湿地区,空气处理必须贯彻“先深度除湿,后温度调节”的原则,确保湿度控制是首要目标。
6. 节能与稳定运行:
合理利用变频技术(新风机组、循环风机),根据负荷和压力需求调节风量。
考虑热回收装置(如转轮式、板翅式热回收),回收排风能量用于预热或预冷新风(需注意交叉污染风险,转轮式需有严格的密封和自净化程序)。
系统设计需保证在部分负荷下仍能满足洁净度和温湿度要求。
冗余设计:关键设备(如主风机)应考虑备用或冗余配置,保障系统不间断运行。
二、安装要点
1. 严格的材料选择与清洁:
风管、配件(法兰、垫片)、保温材料等必须采用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易清洁的材料(如优质镀锌钢板、不锈钢板,内壁光滑)。
保温材料应采用橡塑闭孔发泡或不燃型离心玻璃棉(外加防尘保护层),严禁使用易掉纤维或易滋生霉菌的材料。保温施工必须严密,防止冷桥结露。
所有材料在安装前必须进行彻底清洁(脱脂、除尘),安装过程中保持清洁,避免二次污染。 安装现场环境应尽可能洁净。
2. 风管制作与安装:
风管制作应在清洁环境中进行,采用优质镀锌钢板,厚度符合规范要求。
连接方式优先采用共板法兰或角钢法兰,确保强度高、密封严。法兰垫片必须采用不产尘、弹性好、密封佳的材料(如橡胶、硅胶、闭孔海绵橡胶),严禁使用石棉、厚纸板等。
风管安装应横平竖直,支架间距合理,避免变形。穿越墙体或楼板处必须设置套管并做好密封。
风管安装后必须进行分段、系统严密性测试(漏光法或漏风量测试),确保符合洁净室要求(漏风率远低于普通空调)。
3. 高效过滤器安装:
最关键环节! 必须在所有内装(墙、顶、地)、风管、设备安装完毕并彻底清洁后进行。
安装前对安装环境进行彻底清扫、擦拭,达到洁净要求。
安装过程需极度谨慎,避免触碰滤纸,防止破损。搬运、拆包过程需在洁净环境下进行。
安装框架必须平整、牢固、密封严实。高效过滤器与框架之间必须采用可靠的密封措施(如液槽密封、负压密封、机械压紧+密封条),确保零泄漏。这是保证洁净度的生命线!
安装后必须进行现场扫描检漏(如DOP/PAO发尘光度计扫描法),确认无泄漏点。
4. 设备安装:
空调机组: 基础稳固,减震措施到位。机组内部清洁无杂物。冷凝水排水通畅,坡度正确,设水封。
送风天花: 安装平整、稳固,与顶棚密封良好。高效过滤器安装符合上述要求。扩散板(如有)安装正确。
末端装置(散流器、回风口): 位置准确,与装饰面结合紧密、美观。回风口带过滤网(初效)且易于拆卸清洗。
传感器(温湿度、压力): 安装在能真实反映区域状态的位置,避免气流死角和热源影响。
5. 管道与保温:
冷热水管、凝结水管安装坡度正确,无倒坡。阀门、仪表安装位置便于操作和检修。
保温施工极其重要: 接缝严密,胶带粘贴牢固,特别是阀门、法兰等部位需做特殊保温处理,确保绝无冷桥、绝无凝露。保温层外保护层(如铝皮)接缝严密,防止灰尘进入保温层。
6. 电气与自控:
控制系统安装到位,传感器、执行器接线正确可靠。
压差传感器安装位置合理,管路连接正确无泄漏。
系统调试前完成所有电气连接和接地。
三、调试与验收要点
1. 单机试运转: 风机、水泵、冷热源设备等单机运行正常,参数符合要求。
2. 系统联合调试:
风量平衡调试: 调整各支路风阀,使总送风量、新风量、回风量、排风量及各房间送、回、排风量达到设计值。保证换气次数。
压差调试: 调整送风量、回风量、排风量,使各房间之间、房间与走廊之间达到设计压差(正压或负压)要求。压差稳定。
温湿度调试: 设定不同工况,测试系统在不同负荷下的温湿度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自控系统调试: 验证所有控制逻辑(启停、连锁、温湿度控制、压差控制、报警等)正确无误,执行器动作准确。
3. 综合性能检测(必做): 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在“空态”或“静态”下进行。主要检测项目:
洁净度(悬浮粒子数):核心指标,必须达标。
细菌浓度:沉降菌或浮游菌,必须达标。
静压差:各区域压差梯度符合要求。
换气次数/截面风速:Ⅰ级手术室工作区截面风速均匀性(0.25-0.30m/s)。
温湿度:符合设计范围。
噪声:符合规范要求(≤50-55dB(A))。
照度:工作面照度符合要求(≥350lux)。
新风量:满足最小要求。
高效过滤器检漏(再次抽检):确认无泄漏。
4. 竣工验收: 提交完整的竣工图纸、设备资料、调试报告、检测报告等。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医院方共同验收。
总结与关键提醒
“洁净”是核心: 所有设计和安装工作都服务于创造并维持符合标准的洁净环境,高效过滤器的零泄漏安装是重中之重。
“控制”是手段: 精确的气流组织、稳定的压差梯度、适宜的温湿度是实现洁净环境的关键控制手段。
“细节”决定成败: 风管的严密性、保温的完整性、材料的洁净度、施工过程的清洁管理、调试的严谨性等细节直接决定最终效果。
“规范”是准绳: 严格遵循国家及行业标准和规范是设计和施工的基础。
“验证”是保障: 必须进行严格、全面的综合性能检测,用数据证明系统达到设计要求。
外科手术室净化空调是一项技术含量高、要求极其严格的系统工程,需要设计、施工、监理、医院各方紧密协作,在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才能最终建成一个安全、可靠、高效的手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