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中央空调
风管式空调机,俗称风管机。空调联接风管向室内送风,小型的全空气系统。
3. 风管机普遍采用定频技术,中央空调采用变频技术,技术更先进。
风管机与中央空调相同点:在安装的外观上,二者并无区别,都隐藏于吊顶,达到美观、节约空间的目的。
2. 风管出风口的位置尽量平均分配,如果平均分配后风管过长,应该调整风口方向,以风能吹到的地方为准,这样可以缩短风管长度,风管长度越长风量越小,风管尽量要短。
4. 先安内机和外机,在量铜管用多少,打开内机和外机盖看用多少芯的线,用多粗的铜管,穿铜管不要威死弯,如果用板子板不过来要割掉焊接。
9. 风管接口要密封,用铁丝缠结实,风阀的控制器要向下45度安装。
10. 手操作器一般安装在离内机最近的开关旁边,墙面开沟,下线管线盒。
11. 现场施工,打孔,开墙槽的垃圾要当天收拾好放在现场放垃圾的地方。
12. 吸顶机安装排水有水泵,在机器出水口可以向上走20公分左右,然后要有坡度和风管机一样,百分之1的坡度,一米向下1公分。内机没安装面板的时候一般和棚面一齐。
14. 接线在时铜线要整齐,不要过长以免碰到一起短路,380电源要接牢固,以免脱落漏电。
15. 最后试机开制冷,看外机风扇是否运转,压缩机运转有沙沙的声音。制冷时粗管很晾,开机10分钟左右会凝露为正常。
多联机中央空调是用户中央空调的一个类型,俗称”一拖多”,指的是一台室外机通过配管连接两台或两台以上室内机,室外侧采用风冷换热形式、室内侧采用直接蒸发换热形式的一次制冷剂空调系统。多联机系统目前在中小型建筑和部分公共建筑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与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相比,多联机中央空调具有以下特点:
节约能源、运行费用低。
控制先进,运行可靠。
机组适应性好,制冷制热温度范围宽。
设计自由度高,安装和计费方便。
多联机空调与传统空调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运用全新理念,集一拖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多重健康技术、节能技术和网络控制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于一身,满足了消费者对舒适性、方便性等方面的要求。
多联机空调与多台家用空调相比投资较少,只用一个室外机,安装方便美观,控制灵活方便。它可实现各室内机的集中管理,采用网络控制。可单独启动一台室内机运行,也可多台室内机同时启动,使得控制更加灵活和节能。
多联机空调占用空间少。仅一台室外机可放置于楼顶,其结构紧凑、美观、节省空间。
长配管、高落差。多联机空调可实现超长配管125米安装,室内机落差可达50米;两个室内机之间的落差可达到30米,因此多联机空调安装随意、方便。
多联机空调采用的室内机可选择各种规格,款式可自由搭配。它与一般中央空调相比,避免了一般中央空调一开俱开,且耗能大的问题,因此它更加节能。此外,自动化控制避免了一般中央空调需要专用的机房和专人看守的问题。
多联机中央空调的另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智能网络中央空调,它可以一台室外机带动多台室内机,并且可以通过它的网络终端接口与计算机的网络相连,由计算机实行对空调运行的远程控制,满足了现代信息社会对网络家电的追求。
其工作原理是:由控制系统采集室内舒适性参数、室外环境参数和表征制冷系统运行状况的状态参数,根据系统运行优化准则和人体舒适性准则,通过变频等手段调节压缩机输气量,并控制空调系统的风扇、膨胀阀等一切可控部件,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并使空调系统稳定工作在最佳工作状态。
多联机空调系统是在空调系统中,通过控制压缩机的制冷剂循环量和进入室内换热器的制冷剂流量,适时地满足室内冷热负荷要求的高效率冷剂空调系统。多联机空调系统需采用变频压缩机、多极压缩机、卸载压缩机或多台压缩机组合来实现压缩机容量控制;在制冷系统中需设置电子膨胀阀或其它辅助回路,以调节进入室内机的制冷剂流量;通过控制室内外换热器的风扇转速积,调节换热器的能力。
在变频调速和电子膨胀阀技术逐渐成熟之后,变频多联机空调系统普遍采用变频压缩机和电子膨胀阀。空调系统在环境温度、室内负荷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工作,而且系统各部件之间、系统环境与环境之间相互,因此多联机空调系统的状态不断变化,需通过其控制系统适时地调节空调系统的容量,消除其影响是一种柔性调节系统。
多联式中央空调发展至今,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各大厂家竞相推出多联机产品。国产的海尔、美的、格力、TCL、科龙、奥克斯、天加、海信、志高、长虹等厂家均有多联机产品;合资品牌的麦克维尔、大金、日立、约克、欧科、三星等品牌也有此产品。
多联机的安装:
室外机安装
室外机基础优先采用混凝土,也可以采用型钢基础,型钢基础要做好防腐工作。
基础高度要考虑到雪埋深度、排水、保温层厚度等,一般应高出地面150-200mm。
基础表面应水平,承重不低于机组重量的四倍以上。外机安装于空心砖外墙上时,应穿墙固定支架,最好墙内外侧焊接钢板,增加墙体的承重强度。
基础四周应留有排水沟,以利于外机化霜水的排放。室外机上下安装时,应有措施防止上层化霜水滴到下层机组上。
外机基础设在屋面时不能减损屋面防水。
机组噪声和振动不会对居民和环境造成影响,机组与基础之间加10mm厚的减振橡胶板,机组与基础用螺栓固定。
外机集中放置时,要考虑间隔距离,方便检修与通风;同一行外机间距在200mm以上,两行外机间应留有1000mm以上的维修空间。
机组周围通风顺畅,散热良好,机组上方2m内不应有障碍物,否则应强制通风。室外机原则上不允许安装在由百叶窗封闭的空间内,若必须安装的话,则叶片间距≥30mm以上,百叶不得倾斜,且尽量加大百叶窗的面积。
机组周围没有易燃、易爆及腐蚀性气体;没有热源及排油烟口;无高压线、变压器、发射塔等电磁干扰源。
机组吊装运输时应保持直立,不得倾倒,否则会导致机组损坏。
机组开箱检查是否有漏油和损伤现象,检查随机附件和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并妥善保管。
室内机安装
安装位置应能够承受内机的重量及运行时产生的振动。
保证房间的气流组织均匀,不会产生死角,风管机送回风管1.5米范围内无障碍物,防止气流短路,送回风在同一房间。
内机运行时产生噪音,尤其是高静压风管机运行时噪音相对较大,尽量减少使用
考虑冷媒配管配线最短,并方便连接。
室内机的安装高度直接影响到空调效果,尤其是冬季制热时,高度太高热风吹不下来。2匹嵌入机不应超过2.7米,3匹、5匹不应超过3米。卡式机、风管机风口离地面不应超过3米。当高度超过以上要求时,应提高机组静压加装辅助电加热。
室内机附近必须预留检修口,能够方便的进行电机、电脑板的拆卸维修。检修口尺寸必须保证≥400×400mm。
3、走管
3.1 冷媒管
冷媒铜管内部应保持清洁,在施工前用氮气吹洗或用棉纱擦拭内壁,两端用扎带封堵,防止灰尘或异物进入管内。
汇总管、分歧管的型号及流量应符合机组性能和设计要求。
冷媒铜管在施工前应确认无变形、压痕、折扁、损伤等情况,否则不得使用
管道安装时穿墙应加设套管,且不得以套管作为管路支撑,墙内不允许有焊点。
套管与冷媒管间隙用橡塑材料填充,套管与墙体间用水泥沙浆封堵。
穿墙孔应有向室外的坡度,防止雨水进入室内。
走管要横平竖直,满足坡度要求。
外机与冷媒管焊接时,对机组阀门采取冷却措施,防止焊接的高温损坏阀体内的密封材料。室外机汇总管、分歧管应采用随机附带的合格产品,不允许使用三通配件和现场焊接三通。
3.2冷凝水排放系统
检查内机接水盘内是否有异物或脏堵,并予以清理。
多个室内机并联时要防止相互之间返水
冷凝水出口要加装防虫防鼠网,以防堵塞。不能伸入水下地下,以免排水不畅时不能被观察到。
3.3 风管
风管机必须要做回风管,不能省掉。
回风口应加装过滤网;
为防止回风风速高噪音大,回风口面积应大于送风口面积的1.3倍。
室内机与风管的连接应采用软连接,防止振动及噪音传到风管及室内。
高静压风管机送风管加消音静压箱降低风机噪音。
风口安装考虑与装修配合,尽量保证风口在装饰面中心或对称。
送回风口间距适中,太小易形成短路,且应保证送回风口在同一房间,否则易形成气流断路。
风口安装位置过高(超过4米)建议选用旋流风口或球形风口以保证制热效果。
风口固定螺丝不要固定在风口外表面,应尽量固定在风口侧面上。
风口材质主要有铝合金、木质、塑料ABS等三种,在湿度较大地区,不推荐采用铝合金风口,夏季制冷时易产生结露现象,必须选用铝合金风口时,应对风口做妥善保温处理。
安装嵌入机面板不能用手直接转动或推拉导风板,防止导风板连接件脱落或损坏。
用手转动风机叶轮,是否有卡涩或异常声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电气接线与控制
开关容量和电线通流截面积要足够,开关最好有漏电和过流保护;
电线走管满足绝缘要求;室外机配线不得裸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