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登大酒店空调安装
项目名称:北碚宁登大酒店空调工程
项目规模:6000平方米
项目位置:重庆市北碚区文星湾
项目特色:空调区域分房间功能分别设计,兼顾餐饮、住宿、娱乐功能,解决方案独特,大大节约了空间,节约了初投资!
应用机型:麦克维尔风冷涡旋式空调机组
宁登大酒店 食 以川菜为主的酒店,承包各个大型活动的酒宴,婚礼,满月酒,家宴酒,等等。环境高档大气,菜品丰富。包间风格气派大气。地址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文星湾,靠近北泉路、文星湾大桥、朝阳路和辽宁路。
空调项目2013年进行安装,历时4月有余。至今使用年限已过10年。采用麦克维尔氟系统小型多联机和氟系统风管机为主要机型。
经济型酒店餐饮及住宿环境空调设计经验分享
经济型酒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提供干净、舒适、安全的基础住宿服务,同时严格控制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尤其是能耗)。其空调设计必须紧密围绕这一核心定位,在满足基本舒适度、卫生和法规要求的前提下,追求高效、节能、易维护。
一、 设计核心原则
1. 经济性优先:
初投资控制: 选择性价比高的设备、材料和系统形式。避免过度冗余设计。
运行成本控制: 最大化节能潜力,选择高能效设备,优化系统运行策略。
维护成本控制: 系统设计应简洁可靠,便于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降低维护难度和费用。
2. 满足基本舒适度:
温度控制: 保证夏季制冷(通常设定在24-26°C)、冬季供暖(通常设定在18-20°C)能力,避免极端不舒适。
湿度控制: 重点关注夏季除湿,防止闷热感和霉菌滋生(南方高湿地区尤其重要)。冬季加湿需求通常较低,可由住客自行解决(如提供加湿器选项)。
新风保障: 必须提供满足国家卫生规范(如GB 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要求的最低新风量,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稀释CO2、异味和污染物。
噪音控制: 设备选型和安装位置需考虑噪音影响,尤其是客房内设备(风机盘管、分体空调室内机)和靠近客房的公共区域设备(如风冷主机、冷却塔),需满足规范(如GB 5011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的噪音限值要求,保证住客安静休息。
3. 安全与卫生:
消防安全: 风管穿越防火分区需设防火阀,厨房排油烟系统需设防火阀和油烟净化装置。
卫生防疫: 防止空调系统成为病菌传播途径。定期清洗消毒(尤其是风口、风机盘管、新风处理设备、风管),冷凝水排放畅通无积水。
厨房排油烟: 高效、可靠的排油烟系统是餐饮区空调设计的关键,确保油烟及时排出,维持负压,防止串味。
4. 分区独立控制:
空间功能差异: 大堂、餐厅、厨房、客房、后勤区域等负荷特性、使用时间、温湿度要求差异巨大。
节能需求: 必须实现分区独立控制(启停、温度设定),避免“大马拉小车”或无人区域空耗能源。客房独立控制(每间可控)是经济型酒店的基本要求。
5. 可靠性与易维护性:
系统结构清晰,关键设备(如主机、水泵)考虑适当备用。
设备选型成熟可靠,故障率低。
设备机房、管井、风口、检修口位置设计合理,便于日常巡检、清洗、维修和更换。
二、 餐饮区域空调设计要点
1. 显著特点:
人员密集度高,潜热(湿负荷)大。
厨房区域: 巨大的显热(炉灶热辐射)和潜热(蒸汽、油烟),强污染源。
就餐区域: 需要舒适环境,但易受厨房油烟和气味影响。
使用时间集中(早中晚餐时段)。
2. 设计策略:
严格分区: 厨房区与就餐区必须物理隔离(门、缓冲区),空调系统也需独立。
厨房空调/通风:
核心是高效排油烟: 计算充足排风量(罩口风速达标),选用性能好的油烟净化器,保证厨房负压(通常排风量 > 送风量 15-20%)。
补风处理: 夏季需对补风进行降温除湿(通常处理到不高于室温),冬季需加热(防止冷风侵袭)。可采用直流式全新风空调系统或独立的补风处理机组。
岗位送风: 可在厨师岗位上方设置局部送风口,改善工作环境。
就餐区域空调:
负荷计算: 重点考虑人员密度、食物散热、灯光及设备散热、通过围护结构得热/失热。
气流组织: 上送上回或侧送侧回为主,避免冷风直接吹向客人。注意送风温度不宜过低。
新风保障: 提供充足新风稀释食物气味和CO2。
独立控制: 与厨房、大堂等区域分开控制,按营业时间启停和设定温度。
防串味: 维持就餐区微正压(相对于厨房和卫生间),新风量略大于排风量(卫生间、包间等)。回风口位置避免靠近厨房门或卫生间门。
三、 住宿区域(客房)空调设计要点
1. 显著特点:
高度分散: 大量独立小空间。
使用时间差异大: 客人入住/退房时间不同,在房时间不同。
私密性与独立性要求高: 客人需要完全自主控制室内环境(温度、风速)。
噪音敏感: 夜间对设备噪音容忍度极低。
卫生间潮湿: 需考虑排湿。
2. 主流系统形式:
分体空调(壁挂机/风管机):
优点: 初投资低,安装灵活,独立控制好(每间客控),运行噪音主要在室外(选择低噪音外机并合理放置),维护相对简单。
缺点: 外立面影响美观(壁挂机),室内机位置可能影响布局(壁挂机),能效比(EER/COP)通常低于大型中央系统(但变频技术已大幅改善),新风需单独解决(通常靠卫生间排气扇负压渗入或设小型新风系统)。
适用: 经济型酒店最主流、最经济的选择,尤其适用于改造项目或层高有限的项目。
多联机(VRF)系统:
优点: 可连接多台室内机(适合分层、分区),独立控制好(每间客控),能效比较高(变频技术),室外机集中放置利于管理维护和建筑美观。
缺点: 初投资高于分体空调,系统相对复杂(需专业设计和安装),制冷剂管道长、安装要求高(防泄漏),新风仍需独立解决(同分体空调)。
适用: 对建筑外立面美观要求较高、追求更高能效、客房层有合适设备平台或屋顶放置室外机的新建项目。
风机盘管+新风系统:
优点: 集中新风处理保证品质,室内风机盘管噪音相对可控(选低噪音型),能配合建筑装修隐藏(吊装)。
缺点: 初投资较高(需要冷冻站/锅炉房、风管水管系统),系统相对复杂,占用层高和管井空间,水系统存在跑冒滴漏风险,需要专业机房管理人员。
适用: 在追求更高舒适度和集中管理、且预算允许的经济型连锁品牌新建中高端系列或体量较大的项目中有所应用,但不如前两者普遍。
3. 设计关键:
独立控制(每间客房): 温控器位置合理(避免被遮挡),操作界面清晰简单。
噪音控制:
设备选型: 选择低噪音风机盘管或分体室内机(尤其关注中低档风量噪音)。
安装位置: 避免室内机正对床头。分体机避免安装在床头墙上。风管机注意风管消声。
风管/风口: 合理设计风管尺寸和风速,采用消声措施(如消声静压箱、消声风管),选用带消声功能的散流器。
新风与排风:
必须保证: 满足规范最小新风量要求(通常30-50 m³/h.p)。
实现方式:
(分体/VRF) 独立新风系统: 集中或分层设置新风机组,通过风管送入各客房(需有排风平衡,通常卫生间排风)。
(分体/VRF) 自然渗透+机械排风: 依靠门窗缝隙渗入新风,卫生间设常开或间歇强排的排气扇(需确保房间气密性不太差,效果不稳定,卫生标准较低)。
卫生间排风: 常采用天花板排气扇,需保证足够风量且噪音低,宜设延时关闭开关。
冷凝水排放: 管道坡度保证,排放畅通,防止漏水泡顶。冷凝水管需保温防结露。
气流组织: 避免冷风直吹床位。分体机注意导风板方向设置合理。风机盘管通常采用侧送下回。
四、 公共区域(大堂、走廊等)空调设计要点
1. 特点: 空间相对开敞,人员流动性大,有接待、短暂停留、通行等功能,需兼顾形象与节能。
2. 设计策略:
独立系统或分区: 与客房、餐饮区分开控制。
按需控制: 根据营业时间和人员情况(如利用CO2浓度感应)调节风量、水温或启停。
负荷计算: 考虑人员、灯光、设备、玻璃幕墙得热/失热。
气流组织: 均匀舒适,避免吹风感。大堂可采用组合式空调箱或风冷管道机,走廊可采用风机盘管或小型风管机。
新风保障: 提供充足新风,保持空气清新。
五、 节能措施(重中之重)
1. 设备选型: 严格选用符合国家能效标准(新国标GB 21455等)的高能效比(EER/COP)和高季节能效比(SEER/APF)的设备。优先选用变频技术(压缩机、水泵、风机)。
2. 系统形式优化: 选择最适合项目特点的高效系统(如分体变频、VRF)。
3. 分区与独立控制: 精确控制,杜绝浪费。
4. 过渡季节利用: 在室外焓值/温度适宜时,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开窗)或全新风运行(“免费制冷”),减少机械制冷运行时间。需设计可开启外窗或新风阀开度调节功能。
5. 运行策略优化:
客房温控器设置合理的启停温度范围(如制冷设定最低限值26°C,制热最高限值20°C)。
客房无人状态(门锁联动或客房管理系统判断)自动切换至节能模式(如关闭风机盘管,调宽温度设定范围)。
公共区域根据时间表和传感器(温湿度、CO2、人感)自动调节。
水泵变频: 对于中央水系统,采用变频水泵根据负荷变化调节流量。
6. 保温: 风管、水管(尤其是冷冻水管、冷凝水管)、设备机房做好充分、有效的保温,减少冷热量损失。
7. 热回收: 在特定场合(如大型酒店的新风排风之间、锅炉烟气余热)可考虑热回收装置(板式、转轮式等),评估投资回收期。
六、 特殊考虑
气候区差异: 严寒、寒冷地区侧重冬季供暖可靠性与防冻;夏热冬冷地区需兼顾制冷制热;夏热冬暖及温和地区侧重制冷与除湿。
建筑朝向与围护结构: 西晒墙、大面积玻璃窗会显著增加冷负荷,需在负荷计算中充分考虑,并可在建筑设计阶段采取遮阳措施。
设备放置:
室外机: 位置需通风良好、散热无障碍、便于维护、减少对客房和邻居的噪音和热污染。考虑集中设备平台或屋顶。
冷却塔: 位置需通风、防飘水影响、低噪音、便于清洗。
室内机/风机盘管: 位置需考虑气流组织、噪音、检修(留检修口)、冷凝水排放坡度。
风管水管: 合理规划路由,尽量利用吊顶空间、管井,减少占用有效层高和空间。
控制系统: 建议采用楼宇自控系统(BAS)或智能客房管理系统,实现集中监控、远程设定、能耗分析、故障报警,提升管理效率和节能水平,尤其对于连锁品牌。
总结
经济型酒店的空调设计是一门平衡的艺术。其核心在于深刻理解“经济型”的内涵——并非低标准,而是在满足安全、卫生和基本舒适度刚性需求的前提下,通过精心的系统选型、优化的设计、严格的成本控制和高效的运行管理,实现全生命周期成本(初投资+运行维护费)的最优化。 设计应做到“精准、灵活、节能、易维”,为住客提供价值核心服务,同时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的收益。分体空调和VRF系统因其在投资、控制灵活性和维护便利性上的优势,成为当前经济型酒店(尤其是客房)的主流选择。